2013年湖北美術聯考教程:人物速寫的寫生方法與要點
2013年湖北美術聯考教程:人物速寫的寫生方法與要點
速寫是素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造型藝術中各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來關于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一直是美術教學中的熱門話題,各抒己見,沒有形成統一的模式,也不應該形成統一的模式,就藝術本質而言,倡導和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個性化教學,是眾所認同的觀點,所以我在這里只談我個人的一些教學體會和觀點,速寫的表現形式很多,但我認為還是以勾線為主比較好,“線”的語言非常豐富,韻味十足,他既能訓練造型又能傳承民族文化傳統,中國畫的用線歷史悠久,以其鮮明而獨特的傳統文化特質,自立于民族藝術之林,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
速寫,顧名詞義,就是迅速書寫的素描,在速度的制約下,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去感受、理解和分析對象,并在速度的前提下簡練、準確、生動地表現對象,這就要求學生一定要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造型力、眼、腦、手快速協調的能力,通過用線提高學生的審美藝術修養(yǎng)、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傳統中國畫線描的發(fā)展史,學習線的造型規(guī)律、造型形式、造型手法,深刻體悟中國線的獨立審美價值。
一.認識速寫
要想把速寫這門課學好,首先的認識它,既然用線就得了解線描的發(fā)展史,2000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帛畫《夔鳳人物圖》,筆墨簡潔,神情生動,奠定了中國畫主要以線為造型手段的基礎,魏晉南北朝,顧愷之的“傳神寫照”理論,注重表現人物的風貌、氣質,“高古游絲描”代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出現了,謝赫《六法》中的氣韻生動,為中國畫重氣韻的特點打下了基礎,張僧繇的“張家樣”,曹仲達的“曹衣出水”用線技法逐步成熟,隋唐的中國畫迎來了發(fā)展高峰,被稱為“百代畫圣”的吳道子,則一變中鋒圓轉,粗細勻整的線描為“莼菜條”,組織線條不僅有粗細變化且富有運動感,在用線的安排上注重主輔結合,虛實疏密的關系,不僅使線的表現意識得到了強化,而且開創(chuàng)了線描意筆意味的先河。宋代人物畫不僅在藝術表現手段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著意表現人物的內在神韻,李公麟創(chuàng)造的“白描”進入了中國繪畫史的巨匠之列,元明之際,人物線描藝術的發(fā)展雖已不見峰巒疊起之變,但趙孟頫可謂是元代畫界濟濟之士的翹楚,清代畫家任伯年在線描藝術成就上,預示著人物畫已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其造型之生動、筆法之嫻熟、意趣之高潔,可謂形神兼?zhèn)涞牡浞叮瑢崬槌H怂麎m莫及,當代藝術家中蔣兆和、葉淺予、黃胄、程十發(fā)、劉文西等都為中國畫的線描發(fā)展做出了貢獻??v觀中國畫的線描藝術,歷史悠久、技法嫻熟,氣韻生動。我們應該傳承文化遺產,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高考速寫也要注意線的技巧與感受,追求“傳神達意”為上品,形象明確、生動、概括、簡潔,以表達對對象的深切感受為目的,概括或夸張其美妙生動之處,下筆果斷、肯定、有力度、有感覺,沒有感覺的線條也就沒有生動性可言了。
二.觀察速寫
一副好的速寫作品,大致應該具備造型嚴謹、形態(tài)自然、生動、線條組織考究,整體效果好的特點,而這一切的取得,都是依賴于正確的觀察方法,觀察方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速寫的觀察方法分兩類:一是客觀的觀察,二是主觀的觀察。
客觀的觀察方法,可以說是常規(guī)性的標準的觀察方式,由西方傳入中國,即“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回到整體”以完成對客觀對象的視覺探求。這種方法運用的關鍵是“比較”,整體與局部比,局部與局部比,最后確立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畫人物速寫時,先整體觀察人物的比例、動態(tài),然后再觀察各局部的位置、大小、空間以及他們的穿插關系,可以以頭為參照物,人體的各個部分都和頭去做比較,找到對應的坐標點,這就完成了客觀的觀察,這種觀察方法可以使學生樹立起一種本質的、牢固的整體意識,它是一種觀念而不是方法,如果沒有整體觀念的確立,客觀觀察方法的準確性也就不復存在了。
主觀的觀察方法,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然主義,它把客觀物象看成一種載體,其目的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基本的創(chuàng)作原則,藝術來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這種觀察方法在觀察對象時,把內心世界作為一種真實的存在,以其與生活物象的真實相對應,它雖然也依賴于客觀行為而存在,但觀察物象真實的目的是誘發(fā)作者內在激情的迸發(fā),注重的是通過有形去感受無形,從而使客觀物象帶有了主觀的意蘊和靈性,使客觀物象的表現具有了個性化的特征。你可以把客觀物象的審美特征加以強調、夸張,使之更加突出,對無關緊要或不符合審美追求之處可以取舍、概括,使之既保留生活中的典型性,又具有強烈的美感特征。
所以意象的觀察方法是主客合一。只有從整體出發(fā)才能相對準確的把握主觀與客觀,表現與再現的尺度,只有立足于意象觀察,在整體觀念的制約下,線的運用才能真正達到表現對象的本質特征,成為作者情感的載體,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出藝術的真實性。
三 表現速寫
首先在工具和材料的運用上要有所講究,用8B以上軟鉛筆畫起來比較隨意自如,靈動性強,再選擇較厚的素描紙來完成,是最佳的效果。本身軟鉛筆有彈性,在行筆時速度的快慢、停動、滯澀都能體現出不同的線條美感,另外,握筆姿勢也不容忽視,一般是寫字的姿勢就挺好“指實掌虛、拳可容卵”忌把鉛筆橫臥在掌心,那樣煉不出吃透紙背的功夫,畫出來的線條力度不夠、“浮”。 速寫最基本的表現原則是從結構出發(fā)、以線造型,“線”是中國繪畫的特色所在,它既能表現對象,又能表現自我。
線條作為一種形式主題,它的真實性在于讓一切可視的世界服從于線條,一切都包容在線的表面化之中。線的粗細、長短、曲直、輕重、交叉、對稱、疏密、反復、重疊、連續(xù)、均衡、節(jié)奏和韻律等都集中和沉淀在線的律動中,它不僅能表現萬物的形質、空間和生命而且具有豐富的意念和審美情趣。
實線與虛線:一般來說緊貼身體的線比較實,空體線虛,近處的線實,遠處的線虛,外輪廓線實,內部次要衣紋線虛,結構線實,輔助線和衣紋逢制線虛。在勾線的速寫中,通常運用實線來表現形體結構的內在形態(tài),虛線來調整各種藝術處理關系。如果沒有實線,形體勢必松散空洞,假如到處是實線畫面效果會刻板、不生動,失去速寫的意義,兩者相輔相成,互以為用,共同構建了完美的人物速寫。
疏密:線條的疏密組織是在保持對象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利用取舍原理進行意象處理,達到一種形式美感,是中國畫主客融而為一的意象造型觀念的體現。疏和密是一種對比關系,一副好速寫要有一個大的疏密對比關系,在大的疏密對比關系中,還應該有“疏中有密、密中見疏”的小的對比關系,常用的基本規(guī)律是:左邊密則右邊疏、上邊密下邊疏,反之一樣、外面疏里邊密、頭、手、腳密,其余部分可疏,,人體的關節(jié)部位密,(如脛部衣領、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腰部、漆關節(jié)、踝關節(jié)),實體部位就疏。還需注意的是在畫密集的部位時不要形成概念化的筆法,在線條的排列和行筆上要有變化,以舒適、自然為好。衣紋的疏密美感是經過藝術加工、提煉概括后的產物。初學者往往過分拘泥于細節(jié)的描摹,疏密關系平均,或太板,不敢大膽取舍、夸張,面面俱到沒有節(jié)奏,不僅不符合審美需求,甚至破壞了形體結構。
長短:線條的長短和疏密有一定關系,短線多則密,長線多則疏,輪廓線長、內部衣紋線短,短線過多容易瑣碎,長線過多容易刻板,具體應靈活應用,在線條短促處,以長線與之對應,在長線過多處,有短線予以調整,長線條往往是表現人物動態(tài)和形體的關鍵,也是加強形體整體感的重要手段。以長線為主,以短線為輔,長長短短,變化自如,舒展自然,才是用線長短變化之道。
曲直:線條的曲直變化主要體現在線的整體感覺上和線的轉折處。整體上曲線過多感覺軟弱,直線過多板滯,線條的轉折處過方易刻板、單薄,過圓易顯的軟弱無力。中國畫用線的轉折處向來講究“折釵股”即外圓內方,這種形式美的追求體現了東方哲學的思想,講究含蓄內斂,耐人尋味。
起伏:起伏線一般表現在外輪廓邊緣的變化上。外輪廓起伏有變化、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人物更加生動活潑,但也要防止瑣碎的起伏,那樣會使人物造型不夠舒展,而且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典型性:線條的典型性是指衣紋的典型特征,有時候衣紋有突破常規(guī)的一些現象,很有趣味性,我們應該把它寫生下來,在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這種有個性的衣紋,并小心地加以保留運用。衣紋的典型性不僅會給作品帶來寫生的生動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增加藝術的感染力,而且也是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重要區(qū)別。
用筆的技巧:中鋒,畫出的線堅實有力,多用于外輪廓和結構的重點部位;
側鋒,畫輔助衣紋線條;
拖筆,用來表現、裝飾衣紋,用筆的力度不同有時出現澀筆效果也很好;
勾筆,一般是用來表現關節(jié)部位的褶皺衣紋;
點筆,一般用來豐富和裝飾畫面,能帶來一種形式美感,使畫面效果活潑、生動。幾種筆法的運用要靈活使用,切不可生搬硬套,隨自身的情感而變化。
頭、手、腳的畫法:頭、手、腳都是速寫的重點表現部位。尤其是頭部,他是人物神態(tài)特征的具體表現,“形神兼?zhèn)?rdquo;是中國畫的靈魂所在,一副速寫畫品味的高底,頭部是關鍵。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用線要肯定,他的結構由上眼瞼、下眼瞼、眼球、瞳孔、內眼角以及睫毛、淚囊組成。作畫時要把握好眼瞼的弧度與透視,眼神的明亮與含蓄等特征,甚至眼鏡佩戴的位置與形態(tài),都能起到提神的作用。眉毛分三段畫,一段在眉骨內角下凹處,中斷順眉骨而上,尾段在眉骨外角,構成了眉的起伏變化,喜怒哀樂的表情直接體現在眉頭與眉梢的形態(tài)變化上。眉的畫法有兩種,一種是按眉的生長結構用線組成,另一種是線與皴擦結合起來畫。鼻子的表情主要是抓鼻頭,,嘴的畫法抓好口裂線和嘴角是關鍵,耳朵雖次要,,但他的典型性仍是人物刻畫的一個方面,趣味,生動。在寫生時注意和頭的動態(tài)相隨,而產生俯仰的透視變化。頭發(fā)是有助于表現人物氣質的東西,它不僅在形態(tài)、特征上富有變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頭發(fā)的畫法首先要把握住大的發(fā)型特征,個性特征,局部的細微變化也應刻畫到位,線條要跟著頭發(fā)的結構用,密度大一些,一般頭發(fā)是最密的部分。手在人物速寫中素有第二表情之稱,手在結構上可以分三個部分:腕、掌、指,腕是臂和手相接的過渡,不能忽視,而且在表現手的動態(tài)上起著重要的形體轉折作用,掌骨在腕骨下重疊著一段,運動時發(fā)生豐富的變化,要好好觀察,手掌的形體基本上是個方塊,方塊上有鼓起的大拇指球和小拇指球,手背只需把關節(jié)處理好則可,手指分開兩組畫,大拇指是單獨的一組,其余四指為一組,這樣就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了。腳的刻畫可以簡略一些,把腳尖、腳面、腳跟處理好就行了。
衣紋的畫法:衣紋主要把關節(jié)處的衣紋組織好,另外衣服的縫制線,服式特點也要畫出來,能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形式美感。
四.訓練速寫
訓練學生畫速寫時,要分階段、分層次,分類型逐步解決,由慢到快、由靜到動、由簡到繁,這是畫速寫的基本原則。(1)“慢”是指以較慢的速度,將對象準確畫下來,在準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速度,,最后達到既快又準的目的。(2).“靜”是指先畫靜態(tài)(不動的)的形象,逐步過渡到動態(tài)速寫、組合速寫,這時學生已經能對形態(tài)的形象作出迅速的認識和判斷了。(3).“簡”是指先畫一些簡單的形象和動作,再畫復雜的,只有學會簡單的動態(tài),復雜的動態(tài)才會概括取舍,用最簡練的線畫出最準的形。
對速寫的理解和把握,需要長時間去認識,不能給它過多的附加值,對線條技術的提高,也需要長時間的磨練,作品的精神內涵需積小成大、積少成多。生活的積累是一切藝術實踐的財富,速寫的生活就是慢寫的人生。
相關推薦: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