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美術教程:色彩的基本知識
來源:湖北自考網
時間:2012-10-09
2012年湖北美術教程:色彩的基本知識
一、色彩的形成: 因為有光,我們才得以看到絢爛豐富的大自然。光不僅是生命之源,也是色彩的起因。光讓我們感受到瑰麗的色彩世界,也決定了我們視覺對自然界的感知。沒有光線,色與形在我們視覺中就消失了。我們在繪畫中運用的一切有關色彩的法則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反映。 光色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我們知道,是英國科學家牛頓用三棱鏡把光分離成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彩光譜。色彩世界的本質是一種光波運動,繽紛的色彩是光線輻射的結果,而不同物體對吸收和反射光波是有差異的,如我們看到的綠色樹葉,它是吸收了光線中的其他色彩,從而將綠色的光波反射出來。黃色、紅色、藍色的色彩顯現(xiàn)也都是基于同樣的道理。至于白色,則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線,而黑色則把光線全部吸收了。
二、認識色環(huán): 根據(jù)色彩形成的規(guī)律,我們對色彩的原理進行總結,形成了色環(huán)。色環(huán)能幫助我們認識色彩、創(chuàng)造色彩,是打開色彩藝術世界的鑰匙。 1、三原色 三間色 復色 三原色:構成一切自然色彩的基色:紅、黃、藍。在色環(huán)上三原色相加等于黑。 三間色:三原色的任意兩種色等量混合形成間色:紅+藍=紫、 紅+黃=橙、藍+黃=綠。 復色:三原色任意混合形成復色,復色是大自然的主題色。實際意義上的原色和間色是不存在的。我們進行色彩寫生練習或色彩設計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表現(xiàn)復色的過程。大自然是由復色組成的。 2、色彩分類: 鄰近色:在色環(huán)上,相鄰的兩塊顏色屬于鄰近色,鄰近色變化小,非常和諧。 同類色:在色環(huán)上,60°以內的色彩屬于同類色,同類色具有共同的屬性,比較和諧。 對比色:在色環(huán)上,120°對應的色彩屬于對比色,對比色缺少共性,彼此有互補傾向,對比強烈,不和諧。 互補色:在色環(huán)上,180°對應的色彩屬于互補色。色環(huán)上的三對補色:紅與綠、蘭與橙、黃與紫。 互補色對比非常強烈,互補色的運用在色彩寫生和色彩設計中具有廣泛的意義。
三、色彩的四要素 自然界中,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任何一種顏色,都具有四個要素:明度、色相、純度和冷暖。 明度: 所謂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淺度,在素描上指明暗關系。任何一塊顏色,只要看得見,就具備一定的亮度,這種亮度變化可以用一定的量來界定,就產生了層次的變化。明度的變化重在層次漸變和深淺推移,這是色彩繪畫和色彩設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色相: 顧名思義就是色彩的相貌,是一種顏色區(qū)別于另一種顏色的表相特征,也就是色彩的名稱,是紅還是藍,是粉綠還是中綠,強調色相的意義,主要是更好的區(qū)分色彩的差異。 純度: 所謂純度,又稱飽和度、鮮艷度,指顏色本身純凈的程度。大自然具有千變萬化的色彩,但純度較高的色彩較少,幾乎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純度變化不一的灰色組成。 冷暖: 色彩會對人類的情感起到一定作用,通過色彩聯(lián)想產生情感傾向。有溫暖感的色彩就是暖色,如紅、橙、黃,暖色給人帶來熱鬧、鮮艷、愉快、熱烈的感覺。讓人感覺冷的顏色屬于冷色,如藍紫色,冷色能夠讓人心緒穩(wěn)定,給人以冷峻、嚴寒、涼爽的感覺。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對性。
四、色彩關系 根據(jù)光線的照射,我們的眼睛感受到自然物體與空間的存在。物體表面色彩的形成取決于三個方面:光源的照射、物體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環(huán)境與空間對物體色彩的影響。 1、固有色: 物體本身不發(fā)光,它是光源色經過物體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視覺中的光色感覺,我們把物體本來的色彩統(tǒng)稱為固有色。 2、光源色: 即光源的顏色。由各種光源發(fā)出的光,光波的長短、強弱、比例性質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稱為光源色。陽光下,受光部呈現(xiàn)明亮的黃色,在室內,物體的受光部則呈現(xiàn)淡淡的青紫色。 3、環(huán)境色: 物體本身受到周圍物體和色彩的影響,從而產生的色彩變化稱為環(huán)境色。例如紅布上的梨子,暗部反光呈現(xiàn)橘紅色,即為環(huán)境色。環(huán)境色使得物體與周圍統(tǒng)一在相互依存的和諧的整體中。
五、色彩的對比 兩種以上的色彩,以空間或時間關系相比較,能產生出明顯的差別,被稱為色彩對比。色彩對比可分為同時對比和連續(xù)對比。同時對比即把兩種顏色并置在一起,或存在于同一視野中,產生彼此屬性的差異。連續(xù)對比即一種顏色接受先前另一色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感覺。 1、明度對比: 因明度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檸檬黃明度高,藍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綠色屬中明度,紅色與藍色屬中低明度)。 將相同的灰色,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較色彩的感覺,會發(fā)現(xiàn)黑色上的灰色感覺比較亮,白色上的灰色感覺比較暗。明度差異很大的對比,會讓人有不安的感覺。 2、色相對比: 因色相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 將相同的橙色,放在紅色或黃色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紅色上的橙色會有偏黃的感覺,而在黃色上的橙色則有偏紅的感覺。因為橙色是由紅色和黃色調成的,當它和紅色并列時,相同的成份被調和而相異部份被增強,所以看起來比單獨時偏黃。 當對比的兩色, 具有相同的純度和明度時,對比的效果就越明顯;
兩色越接近補色, 對比效果越強烈。 再比如兩個色相差大的一紅一綠的背景上,紫色圓有明顯的不同,紅色背景的圓泛藍色,而綠色背景的圓泛紅色。并置的色相根據(jù)背景所產生的殘像,向心理補色靠攏,這就是色相對比的結果。主題與背景面積越大對比越強烈。 3、純度對比:
#p#分頁標題#e#
同一種色根據(jù)周圍不同色彩的影響,純度會升高或減弱。左邊背景為無色系的灰色,而右邊背景為高純度的藍色,同樣的紅色圓,左邊的圓顯得純度低,而右邊的圓顯得純度較高。像這樣因背景的純度不同而產生的變化效果稱為純度對比。 4、補色對比: 色彩的互補關系,是人的視網膜,適應自然,感受光線,自覺生成的一種心理反應。當發(fā)現(xiàn)一種色彩時,便會自覺產生對其補色的需要,這種視覺反應即為補色對比。補色對比是視覺殘像的結果。下圖中的三對補色中各有一個灰色的圓,每一個色塊中的圓都傾向于補色。例如綠色中的灰色圓傾向紅味,而紅色中的灰色圓則傾向綠味。 補色對比有兩種存在形式: 一是并置互補,以下圖花卉為例,三種顏色的花卉放在相同的白色背景前,紫色花卉上的臺布偏黃灰色,黃色花卉上的臺布偏紫灰色,而紅色花卉上的臺布則偏綠灰色。 二是受光照射產生的明暗互補關系,如下圖室內靜物寫生與室外風景寫生的兩幅作品,室內受光。亮部青冷,暗部暖綠。室外風景寫生,亮部黃橙,暗部青紫。室內室外的物體明暗都呈現(xiàn)互補關系。 5、冷暖對比: 由于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冷暖對比。(紅、橙、黃使人感覺溫暖;
藍、紫使人感覺寒冷),暖色有前進感,冷色有后退感。室內光線,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室外光線,亮部偏暖,暗部偏冷。遠處偏冷,近處偏暖。同類色系,也有冷暖。如黃色系:檸檬黃偏冷,淡黃、中黃偏暖,橘黃最暖。紅色系中,橘紅色最暖,朱紅次之,大紅中性,深紅偏冷,玫瑰紅最冷等等。冷暖對比是人們感受色彩的情感傾向,是區(qū)別色性的關鍵要素。冷暖關系是色彩寫生中處理色彩關系的靈魂,也是最難解決的環(huán)節(jié)。
六、色彩的調和 色彩的對比使得大自然生機勃勃,絢麗多姿。色彩的和諧統(tǒng)一則使我們的畫面充滿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如何通過色彩的多種對比關系達到色彩的和諧統(tǒng)一呢? 1、同類調和: 所謂同類調和,指同類色的組織搭配,同類色本身比較和諧,但容易缺少生氣,必須加強明度和純度的對比才能避免單調的氣氛。 2、面積調和 兩種或更多的對比色放在一起,根據(jù)色彩構成的主次關系,加強面積的區(qū)別,增大主色塊,減小次色塊,從而形成“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主導效果。 3、純度調和 兩種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幅畫面上,可以減弱其中大面積的色彩純度,保留小部分的色彩純度,達到“大和諧,小對比”的整體調和關系。 4、共性調和 所謂共性調和,將所有色彩都融入一種共同的顏色,猶如帶上有色眼鏡,從而形成統(tǒng)一和諧的主色調。
相關推薦:
結束
特別聲明:1.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trillionsbussine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最新文章
美術高考最新政策
考試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