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交流群
湖北2015年高考語文備考必做試題1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緊張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備考必做試題,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幫助。
詩歌部分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使心傷。
[注]商風:秋風。愴(liànɡ):悲傷。
.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xiàn)了“鳳凰”怎樣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jù)“醴泉”“山岡”“鳳凰”這些意象的特點和“徹九州”“望八荒”的動作可分析出“鳳凰”的品性;這四句寫“鳳凰”性情高潔,心系蒼生,卻獨自一個,沒有同伴,沒有共鳴,這樣的處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
答案:高潔(或“超凡脫俗”“清高”)、志向遠大(或“心憂天下”)。
.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首詩寫了“鳳凰”的悲劇。“鳳凰”立身高潔,志向遠大,但羽翼為秋風所傷,已無法飛翔,阮籍以“鳳凰”自喻,抒發(fā)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實現(xiàn)的痛苦及報國無門的憂傷。“但恨處非位,愴心傷”實際上是詩人的自況,充分反映了他極度苦悶的心情和憂憤深廣的情懷,同時也反襯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這首詩借“鳳凰”意象抒發(fā)了詩人對命運的無奈和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阮籍以隱約曲折的詩風著稱,此詩就是以“鳳凰”象征詩人自己,借寫“鳳凰”的遭遇抒發(fā)自己的哀傷與無奈,具有強烈的生命孤獨感。
答案: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手法,以“鳳凰”自喻(或“象征詩人自己”),抒發(fā)了詩人的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
()閱讀下面這首詩古詩,然后回答。
飲 酒
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
①塵羈。
[注]
①紲:束縛。
.請結(jié)合有關詩句,簡要分析“青松”的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詩歌前六句寫青松姿態(tài)秀美。青松生在東園,被眾草掩蓋,但它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仍卓然獨立,呈現(xiàn)于世。五、六句表達了詩人的觀點:倘若青松多了,蔚然成林,那么它的與眾不同,便難以給人很深的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獨立于天地之間,人們這才為之詫異。詩歌后四句,直接寫詩人對這東園青松的喜愛之情。
答案:
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頑強,生在“東園”,且被眾草掩蓋,但仍然“卓然見高枝”;
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獨立,不畏嚴寒;
③青松外形偉岸挺拔,與眾不同,比成片樹林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從整體上看,詩人運用哪些方式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詩人以“夢幻間”喻人生之短暫,表達珍惜生命的情感。以“塵羈”喻仕途,強調(diào)生命有限,應該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縛在塵網(wǎng)中,失掉獨立自由之人格。這種堅貞高潔的人格,正猶如青松。全詩以松喻人,托物言志,借對青松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思想品格。
答案:前六句詩人托物言志,將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達出自己堅貞不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后兩句詩人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塵網(wǎng)束縛的感慨。
語言運用
. 在“世界讀書日”里,某中學學生會為了提倡閱讀國學經(jīng)典,舉辦了國學經(jīng)典《論語》讀書報告會,請你為報告會確定一個主題,然后為主持人寫則報告會開場白。(要求緊扣主題,表達得體,有文采,不必寫稱呼語、問候語。報告會主題10個字以內(nèi),報告會開場白40~60字。)
(1)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開場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準確、連貫、得體、生動的能力。報告會的主題要圍繞閱讀國學經(jīng)典《論語》來擬定,要提示合理的目的。開場白要簡明、生動,有文采,富有鼓動性與感染力。
答案:(1)(主題:)品味經(jīng)典,完善自我(或“品讀《論語》,修身育德”)。
(2)(開場白:)誦讀經(jīng)典,“學而時習之”,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單薄,讓我們的內(nèi)心充滿智慧和力量。讓我們在和《論語》對話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傳承文化。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選兩種自然景物,另寫兩句話。要求:運用擬人手法,句式與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鮮花,可能是聽了小草講的笑話,樂得咧開了嘴,嬉鬧在明媚的陽光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jù)題意,首先分析示例的句式特點。一種自然景物引出的三個擬人句,這三個擬人句之間存在著動作的連續(xù)承接關系。另外,還應注意題中要求的是選擇自然景物。
答案:(示例)頭上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受了微風的吸引,著急得伸長了腿,奔跑在無垠的藍天上。
眼前的那株小草,可能是得了大樹的教誨,聽得拍起了手,微笑在廣闊的原野上。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