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交流群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學專題訓練:常見的兩種重要反應類型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專題訓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低檔題
1.下面4組物質(zhì),能起反應,且既屬于離子反應,又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
A.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
B.鋁片與Hg(NO3)2溶液
C.稀硫酸與銅片
D.NaNO3溶液與KCl溶液
解析 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屬于離子反應,復分解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2Al+3Hg2+===2Al3++3Hg,屬于離子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C、D項不反應。
答案 B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根據(jù)反應Cu+H2SO4CuSO4+H2↑可推出Cu的還原性比H2的強
B.在反應CaH2+2H2O===Ca(OH)2+2H2↑中,水作氧化劑
C.反應3NO2+H2O===2HNO3+NO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3∶1
D.因Cl2的氧化性強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換反應I2+2NaClO3===2NaIO3+Cl2不能發(fā)生
解析 電解過程是非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不能根據(jù)電解方程式來判斷物質(zhì)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A項錯誤;B項中發(fā)生的是氫元素的歸中反應,水中的氫元素化合價降低,水作氧化劑,正確;C項中氮元素發(fā)生歧化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1∶2,錯誤;D項中碘單質(zhì)將+5價的氯元素還原為氯氣,說明碘單質(zhì)的還原性強于氯氣的,遵循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錯誤。
答案 B
3.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氫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H++OH-===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
C.銅溶于稀硝酸:3Cu+8H++2NO===3Cu2++2NO↑+4H2O
D.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解析 Mg(OH)2不能拆,故A錯誤;B中因NH3·H2O不能拆而錯誤;過量CO2與CaCO3繼續(xù)反應生成Ca(HCO3)2,故D錯誤。
答案 C
(二)中檔題
4.向含有下列各組離子的溶液中通入相應氣體后,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通入NO2:Na+、Fe2+、Cl-、SO
B.通入NH3:AlO、NH、Na+、NO
C.通入Cl2:K+、NH、I-、Cl-
D.通入CO2:Na+、K+、NO、SiO
解析 本題考查限制條件下的離子共存問題。A項通入NO2生成硝酸,F(xiàn)e2+被氧化;C項通入Cl2,I-被氧化;D項通入CO2,生成的H2CO3會與SiO反應生成硅酸沉淀。
答案 B
5.(2013·安慶一中月考)下表所列各組第Ⅰ欄中的化學反應與第Ⅱ欄中的化學反應,都可以用第Ⅲ欄中的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選項 第Ⅰ欄 第Ⅱ欄 第Ⅲ欄 A 往少量NaOH溶液中投入鋁片 往過量NaOH溶液中投入鋁片 2Al+2OH-+
2H2O===2AlO
+3H2↑ B 往Fe2(SO4)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往Fe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Fe3++3OH-===Fe(OH)3↓ C 往NaHCO3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 往NaHC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OH-+HCO===CO+H2O D 往NaOH溶液中通入過量CO2氣體 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氣體 CO2+OH-===HCO 解析 本題結(jié)合表格考查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B項,第Ⅱ欄的反應還生成了BaSO4沉淀,故不正確;C項,第Ⅰ欄的反應還生成了CaCO3沉淀,不正確;D項,第Ⅱ欄中通入少量CO2,應生成CO,不正確。
答案 A
6.某無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幾種離子:
①Mg2+、
②Al3+、
③Fe2+、
④H+、
⑤HCO、⑥Cl-、⑦OH-。向其中緩慢地滴入NaOH溶液至過量,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此可確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 )。
A.
①
②
⑤ B.
①
③
④
C.
②⑥⑦ D.
①
②
④⑥
解析 本題結(jié)合圖像考查限制條件下的離子共存問題。Fe2+的溶液為淺綠色,則含
③的選項可以排除,即排除選項B;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開始時沒有沉淀生成,可推知溶液中含有較多的H+,則含⑦OH-和
⑤HCO的選項可以排除,故排除A、C選項;生成沉淀的量先增加后減少且最終沉淀不完全溶解,可推知溶液中含有Al3+、Mg2+,再由溶液呈電中性可推知一定含有Cl-,選項D正確。
答案 D
7.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雙選) ( )。
A.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銅粉:2Fe3++Cu===2Fe2++Cu2+
B.向氫氧化亞鐵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
C.硫酸銅溶液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混合:Ba2++SO===BaSO4↓
D.向硫酸氫鈉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Ba2++2OH-===BaSO4↓+2H2O
解析 足量的稀硝酸可以把Fe2+氧化,故B違背客觀事實;Cu(OH)2是難溶物,故C錯誤。
答案 AD
8.在碘酸鈉(NaIO3)的堿性溶液中通入氯氣,可以得到高碘酸鈉(Na2H3IO6)。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雙選 ( )。
A.在該反應中碘酸鈉作氧化劑
B.堿性條件下,氯氣的氧化性強于高碘酸鈉的氧化性
C.反應中生成1 mol Na2H3IO6轉(zhuǎn)移2 mol電子
D.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
解析 碘酸鈉中碘元素的化合價升高,作為還原劑,A選項錯誤;氯氣為氧化劑,高碘酸鈉為氧化產(chǎn)物,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B選項正確;高碘酸鈉中碘元素為+7價,則生成1 mol Na2H3IO6,轉(zhuǎn)移2 mol電子,C選項正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O+Cl2+3OH-===H3IO+2Cl-,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D選項錯誤。
答案 AD
二、Ⅱ卷15分填空題專練
(一)低檔題
9. (15分)常見的五種鹽A、B、C、D、E,它們的陽離子可能是Na+、NH、Cu2+、Ba2+、Al3+、Ag+、Fe3+,陰離子可能是Cl-、NO、SO、CO,已知:
①五種鹽均溶于水,水溶液均為無色。
②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堿性。
④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產(chǎn)生沉淀。
⑤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繼續(xù)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
?、薨袮的溶液分別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五種鹽中,一定沒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_;所含陰離子相同的兩種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D溶液顯堿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C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和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檢驗B中所含的陽離子,正確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于鹽溶液沒有顏色,所以沒有Cu2+和Fe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A、B、C、D、E分別為BaCl2、(NH4)2SO4、AgNO3、Na2CO3、Al2(SO4)3;檢驗NH,常用的方法是將銨鹽與濃NaOH溶液共熱,看是否能夠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答案 (1)Cu2+、Fe3+ (NH4) 2SO4、Al2(SO4)3
(2)Na2CO3 CO+H2OHCO+OH-
(3)Ag++Cl-===AgCl↓
Al3++3NH3·H2O===Al(OH)3↓+3NH
(4)取少量B于試管中,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是否變藍色
(二)中檔題
10.(15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NO2的氧化性和NO的還原性,設計了如下裝置制取NO2和NO,并驗證其性質(zhì):
(1)寫出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證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氣后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可證明NO的還原性。
(2)實驗前丙中充滿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簡要文字回答)。
(3)小華對上述實驗設計提出了質(zhì)疑,他認為乙中的現(xiàn)象不足以證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怎樣才能準確證明NO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要回答出原理和現(xiàn)象即可)。
解析 甲中發(fā)生化學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產(chǎn)生的NO2氣體通過乙進入丙裝置后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NO,NO與氣球中的O2接觸即可反應得到紅棕色的NO2,即可證明NO具有還原性。
答案 (1)Cu+4H++2NO===Cu2++2NO2↑+2H2O溶液變渾濁 氣體變?yōu)榧t棕色
(2)3NO2+H2O===2HNO3+NO,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NO
(3)NO2和水反應生成的HNO3是一種氧化性酸,可將Na2S氧化,使溶液變渾濁 將干燥的NO2與干燥的H2S氣體混合,若有淡黃色固體生成,即可證明NO2的氧化性
11.(15分)(1)請將下列五種物質(zhì):KBr、Br2、I2、KI、K2SO4分別填入下列橫線上,組成一個未配平的化學方程式:
KBrO3+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如果該化學方程式中I2和KBr的化學計量數(shù)分別是8和1,則
①Br2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________;
②請將反應物的化學式及配平后的化學計量數(shù)填入下列相應的位置中:
________KBrO3+________+________H2SO4―→……;
③若轉(zhuǎn)移10 mol電子,則反應后生成I2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
解析 (1)根據(jù)KBrO3在反應后Br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知其作氧化劑,則需填入還原劑KI,故所得的未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為KBrO3+KI+H2SO4―→I2+Br2+K2SO4+KBr+H2O。
(2)
①如果I2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8,KBr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1,則根據(jù)碘元素化合價變化知共失電子16 mol,KBr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1,得電子為6 mol,則KBrO3→Br2共得電子10 mol,即Br2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1;
②由
①中變化可知,KI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16,KBrO3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3,再根據(jù)K原子守恒推出K2SO4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9,所以H2SO4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9,即3KBrO3+16KI+9H2SO4===8I2+Br2+9K2SO4+KBr+9H2O;
③若轉(zhuǎn)移10 mol電子,則
16KI ~ 16e- ~ 8I2
10 y
解得y=5 mol。
答案 (1)KI I2 Br2 K2SO4 KBr
(2)
①1
②3 16KI 9
③5 mol
(三)高檔題
12. (15分)某同學為了驗證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SO,他用5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氣體的尾氣后,進行以下實驗:
(1)檢驗吸收液中的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Fe3+能夠把H2SO3氧化成SO。
(2)請完成并配平上述反應中的化學方程式:
2FeCl3+SO2+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反應中的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寫化學式)。
(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以外,對其他成分(Fe3+、Fe2+、H2SO3)的可能組合進行探究:
①提出假設。假設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設2:溶液中存在________。
②設計方案,進行實驗,驗證假設。請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可不填滿)。
限選實驗試劑和儀器:試管、滴管、0.1 mol·L-1KMnO4溶液、0.1 mol·L-1KSCN溶液、品紅稀溶液。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1:用試管取樣品溶液2~3 mL,再用滴管取_________ 若出現(xiàn)紅色,則假設1成立;若未出現(xiàn)紅色,則假設1不成立(或假設2成立) 步驟2: 步驟3:
解析 (3)驗證“假設2”不能使用KMnO4溶液,因為它可以同時氧化Fe2+和H2SO3。用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氣體的尾氣,F(xiàn)e3+可以氧化H2SO3,故Fe3+與H2SO3不能共存,溶液中有H2SO3就一定Fe2+,所以用品紅稀溶液驗證了H2SO3的存在就不必再驗證Fe2+。
答案 (1)取少量樣品溶液于試管中,先滴入足量的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
(2)2H2O 2FeCl2 2HCl H2SO4
(3)
①Fe2+、H2SO3
②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1:0.1 mol·L-1 KSCN溶液,向試管中滴入1~2滴 步驟2:另取2~3 mL樣品溶液于試管中,滴入1~2 mL品紅稀溶液 若品紅稀溶液紅色褪去,則假設2成立;若品紅稀溶液不褪色,則假設2不成立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