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學復習訓練題二十六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復習訓練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下列關于鈉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實驗后剩余少量鈉可放回原試劑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學還原法不能制取金屬鈉
C.某物質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則該物質一定含鈉元素
D.鈉可以用少量水密封保存
2.向一小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該燒杯中輕緩地加入綠豆大小的金屬鈉,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
3.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用加熱法鑒別Na2CO3固體和NaHCO3固體
B.用觀察法區(qū)別Na2O粉末和Na2O2粉末
C.用AlCl3溶液鑒別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D.用CaCl2溶液來檢驗純堿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小蘇打
4.常溫下,不可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是 ( )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
5.(2014·衡陽模擬)有三份等質量的小蘇打,第一份直接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第二份首先加熱,使其部分分解后,再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第三份首先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后,再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假若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消耗鹽酸的體積分別為V1、V2和V3,則V1、V2和V3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1=V2=V3
6.(2013·江西重點中學高三模擬)如圖所示,兩圓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圓圈內的
物質相互發(fā)生的反應。已知鈉及其氧化物的物質的量均為0.1 mol,水的質量為100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
③最多能產生0.05 mol O2
B.反應
①的離子方程式為Na+2H2O====Na++2OH-+H2↑
C.
②
③反應的類型相同
D.
①、
②、
③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從大到小的順序:
①>
②>
③
7.(2014·襄陽模擬)為精確測定工業(y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含少量NaCl),準確稱量W0g樣品進行實驗,下列實驗方法所對應的實驗方案和測量數據合理(除W0外)的是 ( )
實驗
方法 實驗方案 測量數據 A 滴定法 將樣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酚酞,用標準鹽酸滴定 消耗鹽酸
的體積 B 量氣法 將樣品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被堿石灰吸收 堿石灰增重 C 重量法 樣品放入燒瓶中,置于電子天平上,加入足量鹽酸 減輕的質量 D 量氣法 將樣品與鹽酸反應,氣體通過排水量氣裝置量氣 排水體積 8.下表中,對陳述Ⅰ、Ⅱ的正確性及兩者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的判斷都正確的是
(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判斷 A 碳酸鈉溶液可用于治療胃病 Na2CO3可與硫酸反應 Ⅰ對,Ⅱ對,有 B 將Na2O2加入酚酞試液中,酚酞變紅色 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Ⅰ對,Ⅱ錯,無 C 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絕空氣 常溫下,金屬鈉在空氣中會生成過氧化鈉 Ⅰ對,Ⅱ對,有 D 過氧化鈉可用作航天員的供氧劑 Na2O2能和CO2、H2O反應生成O2 Ⅰ對,Ⅱ對,有 9.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Na2O2是白色固體,能與水反應生成堿NaOH,所以Na2O2是堿性氧化物
B.足量Na2O2和標準狀況下11.2 L CO2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NA
C.1 mol Na2O2中含有O的個數為2NA
D.ag CO或C6H12O6在O2中完全燃燒,產物與足量Na2O2完全反應,固體質量恰好增加ag
10.(能力挑戰(zhàn)題)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與200 g質量分數為3.65%的鹽酸恰好反應,蒸干溶液,最終得固體質量為 ( )
A.8 g B.15.5 g C.11.7 g D.無法計算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進行了如下圖所示實驗:
(1)若用實驗Ⅳ來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實驗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
(3)若測定Na2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質量分數,Ⅲ能否達到實驗目的?若能,請說明其計算所需的數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能,請簡要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7分)(能力挑戰(zhàn)題)(2013·大連模擬)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網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鉀、鈣、鈉、鎂等活潑金屬都能在CO2氣體中燃燒。他們對鈉在CO2氣體中燃燒后的產物中的白色物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將燃燒的鈉迅速伸入裝滿CO2的集氣瓶中,鈉在其中繼續(xù)燃燒,反應后冷卻,瓶底附著黑色顆粒,瓶壁上粘附著白色物質。
[提出假設]
假設1:白色物質是Na2O。
假設2:白色物質是Na2CO3。
假設3:白色物質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該小組對燃燒后白色產物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方案
1 取少量白色物質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振蕩,樣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變
成紅色 白色物質
為Na2O 方案
2
①取少量白色物質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振蕩,樣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 出現(xiàn)白色
沉淀
②靜置片刻,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無明顯
現(xiàn)象 [思考與交流]
(1)甲同學認為方案1得到的結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認為方案2得到的結論正確,白色物質為
(3)通過方案1和方案2的實驗,你認為上述三個假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學認為白色物質有可能是氫氧化鈉。你是否同意丙同學的觀點,并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1分)向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中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應,測知最后溶液的pH>7。
(1)此時溶液的溶質如果是單一成分,可能是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1的鹽酸,所得氣體(不考慮溶解于水)的體積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下圖所示:
①加入鹽酸200 mL之前,無氣體產生,寫出OA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
②產生的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③B點時,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答案解析
1.【解析】選D。鈉活潑,不能隨意丟棄,可以放回原試劑瓶,A對;鈉是活潑性很強的金屬,很難由化合物還原得到鈉,而是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鈉制備,B對;C中焰色反應為黃色,焰色反應屬于元素的性質,C對;鈉會與水反應,應密封保存在煤油中,D錯。
2.【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
(1)明確水和煤油的密度大小,確定上層和下層的成分。
(2)明確金屬鈉與煤油和水的密度關系,確定金屬鈉的位置。
【解析】選A。煤油的密度小于水,因此上層為煤油,下層為水,B錯誤。Na的密度介于水和煤油之間,應在水和煤油的交界處反應。
3.【解析】選D。利用Na2CO3和NaHCO3熱穩(wěn)定性的差異,分別取少量固體放在試管中加熱,能產生無色無味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物質是NaHCO3,受熱不分解的是Na2CO3,A正確;Na2O呈白色,Na2O2呈淡黃色,觀察即可分辨,B正確;Na2CO3與AlCl3發(fā)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和氣體,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會生成沉淀,隨后沉淀逐漸溶解,故AlCl3溶液能鑒別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C正確;CaCl2雖與NaHCO3不反應,但與Na2CO3反應會生成沉淀,無法鑒別,D錯誤。
4.【解析】選B。酸、鹽(如AlCl3)、氧化物(如SO2)均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但堿與NaHCO3溶液反應不產生氣體。
【誤區(qū)警示】本題易錯選C或D。原因是忽視了酸式鹽(如NaHSO4)與NaHCO3溶液的反應;有些酸性氧化物(如SO2、SO3等)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而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只考慮了堿性氧化物(如Na2O)與溶液的反應。
5.【解析】選D。設小蘇打(NaHCO3)的物質的量為2 mol,
過程Ⅰ:2 mol NaHCO3消耗2 mol HCl
過程Ⅱ:2 mol NaHCO3消耗2 mol HCl
過程Ⅲ:2 mol NaHCO31 mol Na2CO3消耗2 mol HCl
故三個過程中消耗HCl的量相等。
【加固訓練】(2014·衡陽模擬)在一密閉容器中有HCHO、H2和O2混合氣體共
20 g,放入足量Na2O2用電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應,Na2O2增重8 g,則原混合氣體中O2的質量分數是 ( )
A.60% B.33.3%
C.36% D.40%
【解析】選A。Na2O2吸收的是HCHO和H2的質量,故混合氣體中O2的質量為20 g-
8 g=12 g,O2的質量分數為×100%=60%。
6.【解析】選A。0.1 mol Na2O2與100 g H2O反應,H2O過量,最終形成NaOH溶液,反應
③最多能產生0.05 mol O2,A正確;反應
①的離子方程式電荷不守恒,應為2Na+2H2O====2Na++2OH-+H2↑,B錯誤;
②屬于化合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錯誤;
①、
②、
③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從大到小的順序:
③=
②>
①,D錯誤。
7.【解析】選A。B項中堿石灰不但吸收CO2,而且吸收水分,B錯誤;C項中CO2氣體中會混有水蒸氣,故減輕的質量不是CO2的質量,C錯誤;CO2能溶于水而使排出水的體積與CO2的體積不相等,D錯誤;用酚酞作指示劑時,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HCO3,故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即為樣品中Na2CO3的物質的量,進而可求得Na2CO3的質量分數。
8.【解析】選D。A項錯誤,碳酸鈉具有較強的堿性,不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B項錯誤,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使酚酞變紅,但又迅速將其氧化漂白而褪色。C項錯誤,鈉在空氣中生成的氧化物為氧化鈉,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是為了隔絕氧氣和水蒸氣。D項正確,過氧化鈉可以消耗CO2、H2O,產生O2,因此可用作航天員的供氧劑。
9.【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明確兩點:
(1)Na2O2與水或CO2反應時,每生成1 mol O2轉移2 mol電子。
(2)正確理解H2、CO或二者混合氣體,以及通式為(CO)m(H2)n的有機物燃燒后與Na2O2反應的增重規(guī)律。
【解析】選D。Na2O2為淡黃色固體,與水反應除生成NaOH外還放出O2,因此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根據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當有2 mol CO2參加反應時轉移2 mol e-,故標準狀況下11.2 L CO2(0.5 mol)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目為0.5NA,B錯誤。Na2O2是離子化合物,不存在氧原子,故C錯誤。根據規(guī)律H2、CO或其混合氣體,以及通式為(CO)m(H2)n的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產物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Na2O2增重與原物質質量相等,容易判斷D正確。
10.【解題指南】解答本題可利用反應后電解質溶液中的電荷守恒來解決問題。
【解析】選C。n(HCl)==0.2 mol,由題意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根據電荷守恒得:n(Na+)=0.2 mol,則n(NaCl)=0.2 mol,所以蒸干溶液后最終得固體質量為0.2 mol×58.5 g·mol-1=11.7 g,故選C項。
【方法技巧】有關化學計算的一種常用方法——守恒法
所謂“守恒法”就是利用化學反應前后的某些量之間的恒定或等價關系,推理得到正確答案的方法。常用的守恒有:(1)質量守恒;(2)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總數守恒;(3)元素(或原子)守恒;(4)電荷守恒;(5)得失電子守恒等。例如上題,此題中發(fā)生的反應很多,但仔細分析可知,蒸干溶液后所得固體為NaCl,其Cl-全部來自于鹽酸中的Cl-,在整個過程中Cl-守恒,則存在n(NaCl)=n(HCl)。
11.【解析】(1)因為NaHCO3不穩(wěn)定,加熱時易分解;而Na2CO3穩(wěn)定,加熱時不易分解,故把NaHCO3放入內層小試管中更有說服力。
(2)因為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時都能放出CO2,故Ⅰ不可以;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時,NaHCO3的反應更劇烈,故Ⅱ可以;加熱NaHCO3和Na2CO3固體時,NaHCO3受熱分解,Na2CO3不分解,故Ⅲ、Ⅳ也可以。
(3)需要知道混合物的總質量和生成沉淀的質量或反應前后試管內固體的質量。
答案:(1)NaHCO3 左邊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Ⅱ、Ⅲ、Ⅳ Ⅱ
(3)能;固體樣品的質量和沉淀總質量(或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
【方法技巧】差量法在NaHCO3分解計算中的應用
在化學反應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和生成物按一定的質量比發(fā)生反應。
碳酸氫鈉固體的分解反應,產物中的二氧化碳是氣體,水是液體。反應中固體物質反應前后的差值與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成正比例關系。
具體如下:
2NaHCO3 Na2CO3+ CO2↑+ H2O Δm(固)
2×84 g 106 g 44 g 18 g 62 g
其固體差量可用下列兩種方法得出:
(2NaHCO3~Na2CO3)或(CO2+H2O)
(2×84 g-106 g) 或(44 g+18 g)
12.【解析】根據溶于水溶液呈堿性,不能得出一定含有Na2O,因為Na2CO3溶液顯堿性,也會使酚酞試液變紅。方案2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濾液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則白色固體為Na2CO3,不含Na2O,所以假設2成立。丙同學認為白色物質有可能是氫氧化鈉,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反應物中沒有氫元素,不會生成氫氧化鈉。
答案:(1)Na2CO3溶液顯堿性,也會使酚酞變紅,還有可能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2)Na2CO3
(3)假設2 方案2
①中出現(xiàn)的白色沉淀是CaCO3;方案2
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燃燒后的白色產物中沒有Na2O存在,所以燃燒后的白色產物中僅有Na2CO3
(4)4Na+3CO22Na2CO3+C
(5)不同意;因為反應物中無氫元素(或違背質量守恒定律)(其他合理解釋也可以)
13.【解題指南】解答本題要明確以下兩點:
(1)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因C、HC的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
(2)由圖像中OA、AB段消耗鹽酸量的多少判斷溶液的成分。
當V(OA)HCl=V(AB)HCl時溶質為Na2CO3;
V(OA)HCl>V(AB)HCl時溶質為Na2CO3和NaOH;
V(OA)HCl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