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美術聯(lián)考教程:素描寫生的觀察、理解方法淺談
2013年湖北美術聯(lián)考教程:素描寫生的觀察、理解方法淺談
一、引子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而素描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造型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作為造型藝術基礎訓練的素描教學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面對現(xiàn)代繪畫的發(fā)展,不能不重新審視自身的體系、結(jié)構與發(fā)展方向,素描寫生再現(xiàn)物象,再現(xiàn)生活,是使作品真切感人的強有力的手段。在作畫過程中,能否正確地觀察、理解和掌握素描的變化規(guī)律,是素描寫生的關鍵。
二、注重分析理解
生活中一切物象的素描,都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每一種物象都有區(qū)別于其它物象的形體和結(jié)構;
另一方面,我們所看到的任何物象都存在于一具體的環(huán)境之中。
通常分析理解的方法有:1、幾何形切割法,塞尚說:“自然界的一切形體都是由方體、圓球、圓體等構成的,它打破了文藝復興以來的明暗歸類法的造型”。從此,人類對自然形體的認識把握更加概括簡約。2、明暗歸類法,就是亮的塊面層次歸為一類,暗的塊面層次歸為一類。由于光作用在形體上,層次被歸納為五大層次(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面、投影),這五大層次有時有秩序地分布,有時有節(jié)奏、跳躍地分布,有時均勻地穿插分布,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畫面形態(tài)。3、情感制約法,又可分為總體印象法和啟動點法??傮w印象法:當作畫者進入觀察狀態(tài)時,每個對象都可傳達給人一種獨特的總體印象,如一位老態(tài)龍鐘、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給人的印象如干裂的樹皮、綻破的石紋,一位天真俊秀的少女給人的印象卻似一池清澈的泉水,這種總體印象啟發(fā)著作畫者進入宇宙間聯(lián)想,為不斷醞釀的情感尋找著突破口。啟動點法:面對對象為什么這樣畫,為什么強調(diào)這部分,為什么減弱那部分,不同的作畫者對對象興趣點的不同,造成畫面的千差萬別,即使同一作畫者,由于不同的對象特征差異也會直接影響著畫者對對象的感受,致使表現(xiàn)的切入點有所不同。如畫家倫勃朗不同時期的自畫肖像,體現(xiàn)他在各個時期的內(nèi)心歷程和社會閱歷,年輕時的風華正茂、中年時的雍容自得、老年時的泰然自若。在寫生過程中應當“多思”,避免盲目的實踐,只有認真分析,綜合理解,明確立意,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減少作畫時的盲目性。
素描的正確認識、觀察和充分表現(xiàn),必須以素描基礎理論為指導。無論畫素描還是畫色彩,均需要理解和感覺共同參與,缺一不可。如果你只是把看到的事物以葫蘆畫瓢地畫下來,而不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理解,只會讓畫面變得呆板,沒有生氣。
三、強化形體意識
1、 認識素描
在素描造型中,造型的具體方法豐富多樣,但概括起來不外乎結(jié)構素描和明暗素描兩大類。結(jié)構素描著重研究物象的形體結(jié)構,即描繪形體各部分的組合關系。在表現(xiàn)上強調(diào)以線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削弱乃至舍棄明暗因素,注重準確、強烈、生動的造型效果。明暗素描是借助豐富的明暗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物體的體感、量感、色感、質(zhì)感等,以真實地再現(xiàn)客觀物象。明暗素描不能脫離形體結(jié)構,只有把握形體結(jié)構才能更好地借助明暗色調(diào)去塑造形體。
2、理解形體
素描與形體是繪畫的重要因素,它們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正是形與色產(chǎn)生的形象使我們獲得了藝術的享受。形體主要來自構成素描關系的三方面,即球體與方體、重疊與穿插、連接與組合。
以人物頭像為例理解球體與方體:一類是具有方形特征的,如額頭部分、下頦部分、鼻梁、顴骨等;
一類是具有圓形特征的,如:頭顱部分、眼球、嘴部、脖子等;
還有一類是介于方形和圓形的部分,如:鼻頭、額頭以上、顴骨以上等。其中方體都是由平面組合而成的立體,棱角分明,面與面之間的明暗是突變而沒有過渡。其中圓球體主要由曲面構成,明暗漸變過渡自然。由于方與圓的造型模式可以涵蓋自然界里的一切造型形態(tài),所以掌握好方與圓的造型特點是解決素描中形體毛病的良藥。
重疊與穿插是兩個以上的形體組合形態(tài)。重疊是形體以遮擋、掩蓋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它是由里及外的顯現(xiàn),主要強調(diào)外部遮掩關系。理解重疊關系,有利于建立起形體的前后、虛實的空間概念。理解好穿插關系,有利于抓住形體結(jié)構的重點和本質(zhì),以達到刻畫上的“到位”。重疊與穿插要關注形體的相互關系,要求對形體作透徹的了解。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運用在對自然形體的分析上,而且還運用在對有機形體的重構上。
連接與組合:形體的完整是通過構成它的每個局部結(jié)構連接與組合來完成的,它就像鎖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有交搭的關系,有鏈狀的形態(tài)。如:布紋的結(jié)構通過輪廓線的交搭傳遞和塊面的穿插呼應,體現(xiàn)出連接與組合的構造模式等。
四、堅持整體觀察
1、本質(zhì)觀察:就是結(jié)構與形體始終是素描造型的本質(zhì),必須牢固樹立結(jié)構與形體概念,緊緊把握結(jié)構與形體這一本質(zhì)的不變的因素去觀察、分析反映與物象外部的各種關系。
2、整體觀察:就是要從整體著眼,從整體著手。素描造型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從局部著眼,局部著手,以至造成形體、結(jié)構、比例、色調(diào)、透視等方面的錯誤。局部觀察的方法會嚴重阻礙認識能力的發(fā)展,阻礙造型能力的提高。
在素描寫生中,有許多行之有效的便于整體觀察的方法。例如:把物象作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觀察,瞇著眼睛進行觀察等。目的都是為了在觀察時“濾”掉某些瑣碎細節(jié),排除局部對整體的干擾,獲得整體的明確印象和認識。
研究整體觀察,必須定方位、定視點、定焦距。只有注視于物象的某一處,此處形、色是清晰的、實在的。其周圍的物象便自然地比較模糊,相應減弱了。要抓住畫面中的主體、視覺中心,這樣才能把所描繪的各種物象按主次、遠近、虛實,擺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畫面。把握素描關系,表現(xiàn)出瞬間素描現(xiàn)象,成為一幅好的素描寫生作品。
五、培養(yǎng)比較技能
1、比較觀察: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比較觀察一定要整體比較,要從整體出發(fā),局部與整體比較,在整體的制約下局部與局部比較。離開整體去進行比較,往往會使畫面“支離破碎”。著名畫家朱乃正說:“大關系即使縮小到一個鼻頭或一個小指頭也依然存在。”要整體的觀察,要相互比較觀察,不要看一眼,畫一筆;
不要局部的、孤立地盯著一個地方畫而不照顧四周,即畫哪兒盯哪兒的局部觀察方法。要全面比較和反復比較,將比較貫穿于作畫的始終,而不是僅僅局限與抓形階段。
2 比較形狀:就是比較物象的內(nèi)部和外部比例特征。比如:在進行人物頭像寫生時,我們可以將“田”、“由”、“國”、“用”、“目”、“申”、“風”、“甲”這八種臉型與對象進行比較。畫人物全身像時可以把復雜的對象歸納為幾個簡單的幾何形,在大的幾何形內(nèi)部,依照模特繼續(xù)尋找概括出幾個中等幾何形和小幾何形。如上下身分出兩個形,兩小腿組成一個形、兩臂、頭部各組成一個形等,在大形的基礎上再去比較小的內(nèi)部形。畫靜物時可以用一個或幾個恰如其分的幾何形去歸納物體的比例特征。因此,從幾何形體的歸納概括還原成具體的物象,關鍵在于把握準確的比例關系??傊?,要非??陀^地看對象,是什么形狀就畫什么形狀,這樣做了,什么透視、解剖也在其中了。
3、比較色調(diào):素描色調(diào)是指各種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所構成的明度大關系,也指一幅畫的主要特征,大的素描效果,是一幅畫的總體面貌。調(diào)子之間的比較,目的是為了確定整幅畫明暗調(diào)子,使描繪內(nèi)容有一定的氣氛特征。畫者可同時擺兩組不同明暗色調(diào)的作業(yè),通過比較的方法訓練自己觀察能力、色階的辨別能力和培養(yǎng)對色調(diào)的控制記憶能力。觀察描繪物象時,把握畫面明暗色調(diào)的同時還要注意整體與局部的比較,做到睜眼看具體,瞇眼看關系。
4、比較明暗:素描的明暗差別,即深淺變化為明度。素描的差別又包括某種素描的深淺變化和不同色相間存在的明度差別。在比較明度時一定要確定深重的顏色,再找出亮的明暗層次和中間明暗層次,然后由深到淺排列,在畫中建立一個次序。同時根據(jù)對客觀對象的認識與理解,把握住大的黑白灰關系,將對象的層次進行概括,進行對比,使畫面效果豐富多彩。
六、尾聲
素描寫生是塑造形象、傳達感情的有利手段。素描寫生教學要用素描理論知識指導、觀察分析素描現(xiàn)象,培養(yǎng)整體觀察和表現(xiàn)能力,發(fā)揮素描的魅力,才能獲得生動、豐富的畫面效果,從而成功地運用素描,同時還要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以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
相關推薦: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