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語文備考必做試題33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緊張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備考必做試題,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幫助。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
①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本詩第二聯(lián)描寫精妙,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二聯(lián)上句寫竹梢的清影和竹葉被風吹動的響聲,妙在結合軒中的清雅之事來寫,顯得自然而灑脫,足以引起詩人的詩興。詩人當軒靜坐,竹梢的影子,好像通過茶碗細細地落在軒中似的。下句寫篆煙飛起了,竹葉的音響,隨著篆煙輕輕地飄來。詩人靜觀外物,體察入微,寫得自然清麗,別有意趣。
答案:全聯(lián)視聽結合,生動地描寫了詩人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了竹軒環(huán)境的清幽和詩人生活的閑適;“梢影細從茶碗入”準確地描繪了茶具間光影的變化;“葉聲輕逐篆煙來”運用比擬(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葉聲與煙縷升起相伴的動態(tài)美。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應先概括詩人形象,然后結合詩中意象分點分析。詩人心志清雋,愛好閑雅。他身處竹軒,輕掩柴門,漫步小徑,品茶焚香,或倦臥,或閑吟,悠然自得。竹軒之中四時皆佳趣,賞竹,觀雪,品梅,均非別處所能領略,亦足見詩人的清雅之趣。
答案: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
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
香冷金猊
①,被翻紅浪
②,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菪?者
③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
①金猊(ní):獅形銅香爐。
②紅浪:紅色被鋪亂攤在床上,有如波浪。
③者:通“這”。
.古人寫詩講究一字傳神。請分析上闋中“慵”的精妙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首詞上片寫詞人不忍丈夫離去,著意刻畫慵懶的情態(tài),詞人為何如此慵懶而沒心情?原來是“生怕離懷別苦”。
答案:詞中多處寫“慵”的表現(xiàn),爐中香消煙冷,無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錦被亂陳,無心折疊,二慵也;髻鬟蓬松,無心梳理,三慵也;寶鏡塵滿,無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猶然未覺光陰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則其慵態(tài)已達極點。詞人大寫“慵”字,使讀者從人物的慵態(tài)中感到她內心深處有個愁,目的仍寫愁。
.結合全詞,簡要分析“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流水本是無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這樣寫,才突出詞人的孤獨與癡情。這是典型的融情于景的寫法。
答案:這句詞以情托物,以物寄情。流水本是無情物,“念”字突出詞人的孤獨與癡情。一是寫出終日在樓前凝眸遠眺,或盼信或望歸。二是樓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證明和體驗她的癡情,抒情深婉,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語言運用
. (2013·山東)以下是某中學慶祝教師節(jié)文藝演出的一段主持詞。仿照畫線部分的句式,在空缺處補寫相應的語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數(shù)相等,語意相關。
學生甲:老師,您堅守一方凈土,用粉筆書寫忠誠,默默無聞;
學生乙:老師,您勤耕三尺講臺,____
①____。
學生甲: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付出的辛勞;
學生乙:____
②____。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例句中的隱性條件。如第一處畫線句中的“默默無聞”與“堅守”照應,所以
①處仿寫的語句中的成語也應與“勤耕”照應。第二處畫線句中的“加減乘除”是數(shù)學科中的用語,因此,
②處的仿句也應是某一學科的內容。
答案:(示例一)
①用汗水澆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詩詞歌賦,頌不完您帶來的感動
(示例二)
①用雙手托起未來,無怨無悔
②赤橙黃綠,畫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請以平實的語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園藝師一段話的深層含意,不超過25字。
夜幕下,小松樹上彩燈閃爍。路過的老園藝師自言自語地感慨:“人睡覺要關燈,整夜燈光照著,非失眠不可。樹也一樣,那么多的電線纏著,那么強的燈光照著,能活得好嗎?夜色是美了,樹可是要生病的。人們啊,要聽得懂草木的嘆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類題目主要考查語言表述的能力,要求將口語化和擬人化的語言轉換成平實的語言。做題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平實的語言”,即運用十分科學、準確的語言概述所要表達的內容,不要求生動形象,但求準確精練;二是表述其深層深意,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是總結,說我們要聽得懂草木的嘆息,要善待自然。
答案:(示例一)樹也要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人類應該善待自然。
(示例二)人們的活動要懂得自然生態(tài)規(guī)律,不能為了享受而破壞自然。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