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交流群
2013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作文的技巧
情感的絕對真實
作文絕不是無病的呻吟,東施的效顰。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充滿愛的溫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情感“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笑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yán)不威。”(莊子:《漁父》)天下美文,美在至誠!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道出了壯志難酬者的孤獨寂寞,令人黯然神傷;
李賀的《南園》發(fā)出了懷才不遇者的義憤填膺,令人憤慨難當(dāng);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抒寫了千古羈旅之思,令人蕩氣回腸;
朱自清的《背影》道出了千古父子情深,令人熱淚盈眶;
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令人慷慨激昂;
魯迅的雜文如匕首投槍,毫不留情地刺向敵人的心臟,令人熱血沸騰。這些作品無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無一不浸透著作者的喜怒哀樂,無一不是他們心血的結(jié)晶!
雖然我們的中學(xué)生達不到作家們爐火純青的寫作水平,但是,學(xué)生們的情感世界同樣是多彩多姿的!他們完全可以寫出感人肺腑的美文?!度罩普Z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稿)》對7——9年級的寫作要求中第二條就是: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可事實上,我們許多同學(xué)在寫文章的時候,缺少真情實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難想象,一篇連自己也感動不了的文章能打動別人。感情真摯的作文,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還是那次作文《感人的一幕》全班寫得最好的就是那位生病的女同學(xué),因為她是這次事件的參與者,她有著真切的心理體驗,她真正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她的情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她的語言完全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流淌出來的,這種神圣的情感感動著自己,也感染了別人。真情投入,心靈交匯,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投入地寫一次,你也會有神來之筆!
(三)語言的相對真實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稿)》在寫作的總目標(biāo)中就已明確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語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動于中故發(fā)之于外;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承載著表情達意的重大使命。作文的語言應(yīng)忠實于生活,盡量生活化,盡量與文中的語境想吻合。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語言就十分符合人物的個性:“君子固窮”、“竊書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這些半文不白的話刻畫了一個自命清高的落魄書生的形象。盡管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他所處的時代,但讀來卻感到如此的逼真。
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xué)的基本材料,文學(xué)是語言的藝術(shù)。”作文語言不僅僅是生活語言的簡單實錄,也需經(jīng)過技術(shù)處理,使之更典型。第一,詞語需經(jīng)過錘煉。“詞必己出”,“務(wù)去陳言”(韓愈語)古人錘煉語言可謂是嘔心瀝血:賈島詩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盧延讓說:“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多次更易,先后用過“到”、“過”、“人”、“滿”,最后才選定“綠”字。宋祁《玉樓春》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也經(jīng)過多次改動,著名學(xué)者王國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沈德潛在《說詩畔語》中也說:“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不滿足,不懈追求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biāo)。
在作文中,我們要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個最好的代言人,選擇最為恰當(dāng)?shù)脑~語。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對他的學(xué)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夠表現(xiàn)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zhǔn)確的一句、最準(zhǔn)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選擇正確的詞語,你的文章會恰到好處;
選擇高雅的詞語,你的文章會超凡脫俗;
選擇經(jīng)典的詞語,你的文章會光彩照人。第二,語言可經(jīng)過包裝。為了給作者的思想找到一個更好的歸宿,根據(jù)需要,我們可采取“拿來主義”,化用詩句,仿擬名言,匠心獨具,妙筆生花!豐田汽車的廣告語言就是一則很成功的仿擬:“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我很丑,但我很溫柔”,這是一句頗富人生哲理的歌詞。有的同學(xué)就仿擬為:“我很嫩,但我很精神”“我很笨,但我很執(zhí)著”“我很淺,但我很清澈”。還有一位同學(xué)在一篇寫游善卷洞的散文中仿擬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句變?yōu)?ldquo;眾石尋奇千百度,驀然回首,奇景全在燈火幽暗處。”仿擬貼切,不露痕跡,令人拍案叫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我想我們的作文應(yīng)該是回歸真實的時候了,陶行知的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真實的才是最美的!真實才是文章的生命,真實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xué)姐學(xué)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