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多校學生報到需獨立
全國高校陸續(xù)開學,今年許多高校不約而同地定了一項規(guī)定:獨立報到。清華大學 、同濟大學 等在校內拉起警戒線,讓家長 “遠觀”;
上海大學不再在火車站設校車……不少人贊同這些做法,也有人質疑:高校究竟是想培養(yǎng)學生獨立還是為了省心省力?
新規(guī)催生“組團報到”
9月1日,同濟大學新生報到,校內一條警戒線把家長擋在遠處,個別家長試圖“越線”,被保安勸回。清華大學今年也首設警戒線,家長一律只能在線外目送孩子帶著材料獨自登記入學。
“新生獨立報到”成了全國眾多高校新學期的第一條規(guī)定。上海師范大學用親切的口吻寫道:“親愛的家長,把呵護藏在心底,我們自己能行!”中國藥科大學 新生報到的體育館路口寫道“家長請走這邊”,根據(jù)規(guī)定,家長只能到二樓的觀眾席靜靜等候,而與孩子遙遙相望;
河南大學 招辦則在微博上風趣地說:“嚴重鼓勵新生自行獨立報到!”
獨立報到的規(guī)定催生出“組團報到”。復旦大學 曾詩曉、張佩柔、王露霖、蔣鵬飛等4位新生都來自重慶,開學前通過QQ認識,得知學校鼓勵獨立報到,便相約結伴而行。王露霖說,此前一直很糾結,父母一起來吧,車票、住宿開銷很大;
父母不來吧,東西真的太多了,一個女生實在拿不動。不過現(xiàn)在組團的話,問題就解決了。“其實上大學第一步就要從獨立報到做起。”曾詩曉說。
校方:學校要做的反而更多
上海大學也規(guī)定,原本在火車站接新生的校車改在學校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引發(fā)爭議。有人認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是借口,關鍵學校想省心省力。
各大高校并非拒家長于門外,而是希望家長不要插手學生的報到流程。重慶大學 黨委副書記肖鐵巖在微博上說:“雖然接待家長給學校帶來食宿交通等方面的很大壓力,但我個人對于家長借送孩子的機會到孩子將生活4年的學校看看仍表示衷心歡迎。不過,有同事提出,今年是否能勸阻家長代替新生辦理入學手續(xù)。我很贊同。”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校要做的反而更多,但這些都是早晚要面對的。”上海大學學工辦副主任孟祥棟說。上海大學在火車站到地鐵站沿線站點都派駐了志愿者指引,并在網(wǎng)上發(fā)布“新生報到交通地圖”;
同濟大學在新生報到當天發(fā)布啟用校園手機客戶端“微同濟”,將新生指南、選課講座、外賣訂餐等信息“一網(wǎng)打盡”。
“警戒線”打破傳統(tǒng)教育邏輯
學校的這些做法是否能達到預想的目的?復旦大學新生張佩柔坦言,如果學生從小對父母過于依賴,獨立報到的作用有限,辦手續(xù)先后仍是父母包辦一切;
但如果學生有一定獨立能力,或許父母真的就會選擇不送孩子。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認為,“警戒線問題”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它打破了一條傳統(tǒng)邏輯:父母操心孩子讀書、考試、升學、就業(yè)、買房、結婚、生子。“這本身就是個畸形的培養(yǎng)方式,但一旦成型后,突然某環(huán)節(jié)不用父母操心了,各方都不適應了。”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