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網(wǎng)旗下頻道:湖北高考網(wǎng)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務(wù)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試院為準。

湖北自考網(wǎng)

湖北高考
高考首頁 高校信息 高考動態(tài) 高考分數(shù)線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報考
高考專題:
湖北高考報名須知 考試時間 考試政策 考試大綱 考場查詢 成績查詢 錄取結(jié)果查詢 分數(shù)線預測 招生簡章 高考院校 報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網(wǎng) > 高考輔導資料 > 湖北高考理科綜合輔導 > 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復習: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網(wǎng)站地圖

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復習: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 時間:2015-01-19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學復習: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幫助。

  1.以下各組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3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1 mol/L AlCl3溶液

  B.200 mL 1 mol/L MgCl2溶液

  C.100 mL 0.5 mol/L CaCl2溶液

  D.100 mL 2 mol/L KCl溶液

  解析:3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00 mL 1 mol/L AlCl3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3 mol/L;20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 mol/L;100 mL 0.5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00 mL 2 mol/L KCl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 mol/L。

  答案:C

  2.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

  A.稱量時,左盤高,右盤低

  B.定容時俯視讀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凈后未干燥

  D.定容時液面超過了刻度線

  解析:A選項稱量時,左盤高右盤低意思是藥品加得較少,配成的溶液濃度偏低;B選項俯視刻度,說明所加溶液未達到刻度,則造成濃度偏高;C選項,洗凈的容量瓶未干燥,對配成的溶液濃度無影響;D選項液面超過刻度線,是說所配溶液體積偏大,則濃度偏低。

  答案:B

  3.從1 L 1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取出100 mL,下面關(guān)于這100 mL溶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 mol·L-1

  B.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

  C.含氫氧化鈉4 g

  D.含氫氧化鈉0.1 mol

  解析:從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1 L中取出100 mL,取出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仍為1 mol·L-1,其中含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1 mol·L-1×0.1 L=0.1 mol,m(NaOH)=0.1 mol×40 g·mol-1=4 g。

  答案:A

  4.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時,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倒入燒杯后,再用蒸餾水洗滌量筒2~3次,并將洗滌液一并倒入燒杯中稀釋

  B.玻璃導管與橡皮管連接時,先將玻璃導管蘸水,然后邊旋轉(zhuǎn)邊向橡皮管中插入

  C.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加入液體時,為防止滴在試管外面,應(yīng)將滴管尖嘴處伸入試管口中

  D.稱量氫氧化鈉固體的質(zhì)量時,將稱量物放在紙片上,并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

  解析:A項不應(yīng)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倒入燒杯中稀釋,且稀釋濃H2SO4時應(yīng)將濃H2SO4慢慢注入水中;C項使用膠頭滴管時尖嘴不應(yīng)伸入試管口中;D項因NaOH腐蝕性強,應(yīng)在燒杯中稱量。故選B。

  答案:B

  5.20 ℃時,飽和KCl溶液的密度為1.174 g·cm-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4.0 mol·L-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5 ℃時,飽和KCl溶液的濃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

  C.20 ℃時,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將此溶液蒸發(fā)部分水,再恢復到20 ℃時,溶液的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解析:對于KCl溶液來說,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所以濃度越大,A正確;由c=1 000ρω/M可知,ω=×100%,B正確;20 ℃時,飽和KCl溶液的濃度為1.174 g·cm-3的,則密度小于1.174 g·cm-3 K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正確;將此溶液蒸發(fā)部分水,再恢復到20 ℃時,溶液的密度保持1.174 g·cm-3不變,D錯誤。

  答案:D

  6.欲配制0.1 mol/L的AgNO3溶液100 mL,有如下實驗操作:

  
①用適量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并輕輕振蕩,使混合均勻;

  
②用量筒量取5 mL 水;

  
③用膠頭滴管加水使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平;

  
④在托盤天平上先稱取潔凈燒杯的質(zhì)量,后稱取________g硝酸銀晶體;

  
⑤將容量瓶塞塞緊,倒轉(zhuǎn)振蕩,搖勻;

  ⑥往燒杯里加入適量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復至常溫;

 ?、哂镁凭珶艏訜崾笰gNO3溶解;

 ?、鄬⑷芤貉夭AО糇⑷隷_______ mL容量瓶中。

  (1)請選擇配制過程所必需的操作,并按操作先后順序的排列為________。

  (2)第
④步和第⑧步中空白處應(yīng)該填入的數(shù)字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驟為:

  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振蕩→定容→搖勻→裝瓶,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④⑥⑧


⑤;

  (2)n(AgNO3)=0.1 mol·L-1×0.1 L=0.01 mol,所以m(AgNO3)=0.01 mol×170 g/mol=1.7 g,所以應(yīng)稱取1.7 g硝酸銀晶體;所配溶液的體積與容量瓶的規(guī)格要匹配,所以應(yīng)選用100 mL的容量瓶。

  答案:(1)
④⑥⑧


⑤ (2)1.7 100

  7.如下圖是“×××”牌飲用礦泉水的標簽的部分內(nèi)容。請認真閱讀標簽內(nèi)容,計算:

  ×××

  飲用礦物質(zhì)水

  凈含量:350 mL

  配料表:純凈水 硫酸鎂 氯化鉀

  保質(zhì)期:12個月

  主要成分:

  鉀離子(K+):1.0~27.3 mg/L

  鎂離子(Mg2+):0.1~4.9 mg/L

  氯離子(Cl-):10~27.3 mg/L

  硫酸根離子(SO):0.4~19.5 mg/L (1)鎂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最大值。

  (2)一瓶合格的這種礦泉水中硫酸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不能超過多少?(單位:mol)

  解析:假設(shè)飲用礦泉水的體積為1 L,則鎂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的最大值為:n(Mg2+)==2.04×10-4 mol,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g2+)==2.04×10-4 mol/L。350 mL礦泉水中硫酸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的最大值:n(SO)==7.11×10-5 mol。

  答案:(1)2.04×10-4 mol/L

  (2)7.11×10-5 mol

  1.某同學體檢的血液化驗單中,葡萄糖為5.9 mmol/L。表示該體檢指標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 B.物質(zhì)的量濃度(c)

  C.質(zhì)量分數(shù)(ω) D.摩爾質(zhì)量(M)

  解析: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常用單位為mol/L,5.9 mmol/L=5.9×10-3 mol/L。

  答案:B

  2.用光潔的鉑絲蘸取無色溶液,在無色燈焰上灼燒時觀察到黃色火焰,則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溶液只含有Na+

  B.該溶液一定含有Na+,也可能含K+

  C.該溶液既含Na+,又含K+

  D.該溶液可能含Na+或K+中的一種

  解析:因為鉀鹽中?;煊锈c離子,在灼燒時,鈉的黃色火焰能夠遮蓋鉀的紫色火焰。觀察鉀的焰色應(yīng)透過藍色鈷玻璃濾掉黃色,否則,難以觀察到鉀的紫色焰色,故該題只有B項正確。

  答案:B

  3.除去NaNO3溶液中的少量NaCl、Ca(NO3)2雜質(zhì),所用試劑及其順序正確的是(  )

  A.Na2CO3、AgNO3、HNO3

  B.AgNO3、Na2CO3、HCl

  C.AgNO3、Na2CO3、HNO3

  D.AgNO3、K2CO3、HNO3

  解析:除雜質(zhì)時,為了保證雜質(zhì)被完全除去,所加入的試劑要稍微過量。若先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時會使過量的AgNO3無法除去,所以要先加入AgNO3溶液除去NaCl,再加入Na2CO3溶液除去Ca(NO3)2和過量的AgNO3,過濾,最后在濾液中加入HNO3調(diào)節(jié)pH以除去過量Na2CO3溶液。

  答案:C

  4.能將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種溶液一一區(qū)分開的試劑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解析:選項中各溶液和這四種溶液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如下:

  NH4Cl (NH4)2SO4 NaCl Na2SO4 NaOH 氣體 氣體 無現(xiàn)象 無現(xiàn)象 AgNO3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BaCl2 無現(xiàn)象 白色沉淀 無現(xiàn)象 白色沉淀 Ba(OH)2 氣體 白色沉淀

  和氣體 無現(xiàn)象 白色沉淀 答案:D

  5.(2009·全國卷Ⅰ)將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鹽溶液中,恰好將溶液中的Mn+離子完全沉淀為碳酸鹽,則MCln中n值是(  )

  A.4 B.3 C.2 D.1

  解析: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2MCln+nNa2CO3===2nNaCl+M2(CO3)n↓

  2    n

  0.5×40 2×15

  解得n=3

  答案:B

  6.若30 g密度為d g/mL的AlCl3的溶液中含有0.9 g Al3+(不考慮Al3+與水反應(yīng)),則C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A.d mol/L B.d mol/L

  C.d mol/L D. mol/L

  解析:在AlCl3溶液中,Al3+和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間存在如下關(guān)系:c(Cl-)=3c(Al3+),計算出Al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即可得到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n(Al3+)== mol,V(溶液)=×=L,c(Al3+)==d mol/L,所以c(Cl-)=3c(Al3+)=d mol/L。

  答案:A

  7.人體血漿中平均每100 mL中含10.02 mg Ca2+ (Mr=40.08),則血液中Ca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

  A.0.25 mol·L-1 B.2.5 mol·L-1

  C.2.5×10-3 mol·L-1 D.2.5×10-4 mol·L-1

  解析:n(Ca2+)==2.5×10-4 mol,c(Ca2+)==2.5×10-3 mol·L-1。

  答案:C

  8.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是MnO的顏色,而不是K+的顏色,他設(shè)計的下列實驗步驟中沒有意義的是(  )

  A.將高錳酸鉀晶體加熱分解,所得固體質(zhì)量減少

  B.觀察氯化鉀溶液沒有顏色,表明溶液中K+無色

  C.在氯化鉀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振蕩,靜置后未見明顯變化,表明鋅與K+不反應(yīng)

  D.在高錳酸鉀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振蕩,靜置后見紫紅色褪去,表明MnO為紫紅色

  解析:首先高錳酸鉀溶液中存在兩種離子:K+和MnO,選項B、C表明K+無色且不與鋅反應(yīng),再由選項D進一步說明MnO能與鋅反應(yīng),靜置后見紫紅色褪去,表明MnO為紫紅色。

  答案:A

  9.下列關(guān)于焰色反應(yīng)實驗的說明,正確的是(  )

  
①鉀的火焰顏色,要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②先把鉑絲灼燒到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再蘸被檢物質(zhì)

  
③每次實驗后,要用鹽酸把鉑絲洗凈

  
④實驗時最好選擇本身有較微弱火焰的煤氣燈

  
⑤沒有鉑絲,也可用光潔無銹的鐵絲代替

  A.僅有
③不正確 B.僅有
④不正確

  C.僅有
⑤不正確 D.全對

  解析:焰色反應(yīng)是靠觀察火焰的顏色來鑒別物質(zhì)的,成功的關(guān)鍵是沒有雜質(zhì)離子的干擾,
①是為了濾去黃色,

③是為了避免雜質(zhì)離子的干擾,
④本身火焰較微弱,對焰色反應(yīng)干擾越小,被檢物質(zhì)的焰色越明顯,
⑤焰色反應(yīng)可以用鉑絲,也可以用光潔無銹的鐵絲代替。

  答案:D

  10.若金屬陽離子An+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8 mol·L-1,10 mL該溶液恰好使30 mL 0.4 mol·L-1的碳酸鈉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全部沉淀,則n=(  )

  A.4 B.3

  C.2 D.1

  解析:n(An+)=0.8 mol·L-1×0.01 L=8×10-3 mol;n(CO)=0.4 mol·L-1×0.03 L=1.2×10-2 mol;根據(jù)電荷守恒得8×10-3×n=1.2×10-2×2得n=3,故選B。

  答案:B

  11.如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解析:加熱液體時,應(yīng)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向試管內(nèi)滴加液體試劑時,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部;向過濾器中傾倒液體時,要用玻璃棒引流,而且漏斗下端尖嘴要緊靠燒杯內(nèi)壁,防止液體濺出。

  答案:D

  12.由CO2、H2S、CO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在同溫、同壓下是氫氣密度的17倍,則該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硫化氫、一氧化碳的體積比為(  )

  A.3∶7∶8 B.5∶11∶3

  C.3∶11∶5 D.7∶2∶13

  解析:CO2、H2S、CO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4,而H2S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4,故只須求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即可,設(shè)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為x,一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為y,得=34,xy=3∶5,故選C。

  答案:C

  13.為下列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提供正確的方法:

  (1)除去食鹽水中的泥沙________;

  (2)分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

  (3)分離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 ℃)和甲苯(有機溶劑,與CCl4互溶。沸點為110.6 ℃)的混合物________;

  (4)從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除去食鹽水中的泥沙屬于液、固分離,適用過濾法。

  (2)分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用分液法。

  (3)分離四氯化碳和甲苯用蒸餾法。

  (4)從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蒸發(fā)掉水分后,得到固體氯化鈉。

  答案:(1)過濾 (2)分液 (3)蒸餾 (4)蒸發(fā)

  14.實驗室用密度為1.18 g/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濃鹽酸配制250 mL 0.1 mol/L的鹽酸溶液,填空并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250 mL 0.1 mol/L的鹽酸溶液

  應(yīng)量取鹽酸

  體積/mL 應(yīng)選用容量瓶的

  規(guī)格/mL 除容量瓶外還

  需的其它儀器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量筒準確量取所需的濃鹽酸的體積,沿玻璃棒倒入燒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約30 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C.將已冷卻的鹽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反復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處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處

  (3)若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沒有進行A操作________;若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________;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_____;若量取濃鹽酸仰視讀數(shù)________。

  (4)若定容時加蒸餾水不慎超過了刻度線應(yīng)如何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驟為: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故步驟為B、C、A、F、E、D。沒有進行洗滌操作,則會使溶質(zhì)的量減少,故偏低;若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加入的水的量過多,則會使?jié)舛绕?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實際溶液體積未達刻度線,故偏高;若量取濃鹽酸仰視讀數(shù),則溶質(zhì)的量增多,故偏高。若定容時加蒸餾水不慎超過了刻度線,只能重新配制。

  答案:(1)2.1 250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量筒 (2)B、C、A、F、E、D (3)偏低 偏低 偏高 偏高 (4)重新配制

  15.現(xiàn)有失去標簽的6種無色溶液,分別為鹽酸、氯化鋇、硝酸銀、硫酸鈉、碳酸鈉、硝酸鉀溶液。將上述6種溶液兩兩反應(yīng),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表示產(chǎn)生沉淀,↑表示產(chǎn)生氣體),試推斷A、B、C、D、E、F各是上述何種溶液(已知Ag2SO4是微溶物,看作沉淀。)

  A B C D E F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F ↓ - ↓ - ↓ 解析:解答此類題目的突破口是分析這6種溶液間兩兩反應(yīng)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多重性。如AgNO3能與除KNO3之外的另4種溶液反應(yīng)都產(chǎn)生沉淀;產(chǎn)生氣體的一定是鹽酸和Na2CO3;KNO3與另5種溶液都不能反應(yīng)生成沉淀。

  答案:A~F依次為AgNO3、HCl、Na2SO4、KNO3、Na2CO3、BaCl2

  16.取1.43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則:

  (1)Na2CO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含Na+的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出20 mL該溶液用蒸餾水稀釋,使Na2CO3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yōu)?.004 mol/L,則加入蒸餾水的體積為________(假設(shè)稀釋時,對溶液體積的影響忽略不計)。

  解析:(1)n(Na2CO3·10H2O)==0.005 mol,c(Na2CO3)==0.05 mol/L;(2)n(Na+)=2n(Na2CO3·10H2O)=2×0.005 mol=0.01 mol,N(Na+)=0.01 mol×6.02×1023 mol-1=6.02×1021個;

  (3)稀釋前后溶液中Na2CO3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設(shè)加入水的體積為x,則20 mL×0.05 mol/L=(x+20 mL)×0.004 mol/L,得x=230 mL。

  答案:(1)0.05 mol/L (2)6.02×1021 (3)230 mL

  17.將5.0 L NaCl溶液和3.0 L BaCl2的溶液混合,設(shè)混合后總體積為8.0 L,并測得NaC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50 mol·L-1,BaCl2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30 mol·L-1。問:

  (1)混合溶液中C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

  (2)混合前NaCl溶液中Na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

  (3)混合前BaCl2溶液中BaCl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

  解析:(1)n(NaCl)=0.50 mol·L-1×8.0 L=4.0 mol

  n(BaCl2)=0.30 mol·L-1×8.0 L=2.4 mol

  c(Cl-)==1.1 mol·L-1

  (2)c(NaCl)==0.80 mol·L-1

  (3)c(BaCl2)==0.80 mol·L-1

  答案:(1)1.1 mol·L-1 (2)0.80 mol·L-1

  (3)0.80 mol·L-1

結(jié)束
特別聲明:1.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wǎ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trillionsbussine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不實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高考最新文章 高考最新政策
考試交流群 獲取擇校方案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專升本院校 資格證 其它熱門欄目 最新更新